展覽名稱:
姚曉冬中國畫展
展覽時間:2016年9月24日——28日
展覽地點:開元美術館
主辦單位: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 浙江省美術家協(xié)會 浙江畫院 山東畫院 淄博市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 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淄博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辦公室 淄博市美術家協(xié)會
承辦單位:淄博魯中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開元文化大世界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
協(xié)辦單位:中國美術學院海寧學習基地
媒體,、機構支持:齊魯晚報,、半島都市報、山東商報、都市快報,、淄博電視臺、浙江風雅頌揚文化傳播集團、中俄文化藝術交流中心、歐洲新聞社,、鳳凰衛(wèi)視意大利記者站、歐洲華人報,、美術報,、淄博日報、淄博晚報,、魯中晨報,、淄博財經(jīng)新報、齊魯網(wǎng),、淄博新聞網(wǎng)
姚曉冬藝術簡介
姚曉冬,字昱,;筆名天野,、懿之;號桑亭驛學人?,F(xiàn)為浙江畫院專職畫師,、國家二級美術師、中國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,、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研究員,;主要作品《蕭瑟秋風》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,中國美術館收藏,;《秋日私語》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,,中國美術館收藏;《澤國溪煙》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,;《版納之晨》,、《洗雨烘晴》分別入選文化部第四、第十壹屆中國藝術節(jié)全國優(yōu)秀美術作品展,;另有多件作品分別入展文化部,、中國文聯(lián)第壹、二、三,、四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,。2013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紅袍之《姚曉冬中國畫作品集》,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館,、中國美術家協(xié)會,、國家畫院、釣魚臺國賓館,、京西賓館,、浙江畫院等收藏。
老師評價
早在2002年曉冬第一次請教于我時,,我就感覺后生可畏,。他不但傳統(tǒng)基本功扎實,而且作品中透出一股難得的清逸之氣,、爽朗之意,。其充滿鄉(xiāng)間味道、饒有別韻的系列水墨畫中,,可以感到曉冬對鄉(xiāng)土的熾愛和有一顆可貴的感恩之心,。從后來的第十屆全國美展中獲得銅獎的《蕭瑟秋風》作品中,證實了我當初對他的認可,。
2005年至2007年的兩年間,,曉冬在我任教的中國國家畫院工作室學習,除寫意花鳥外還兼習山水,。從臨摹,、寫生到創(chuàng)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,同時又勤練篆籀,、碑刻之書,,對中國書畫精神的把握理解和筆墨功力的積累都日趨深厚。特別是淡墨用得很好,,淡而厚,,厚而潤,墨氣淋漓,,著實讓我甚感欣慰,。其間創(chuàng)作的《吉冬》《春雨消殘凍》《版納之晨》等作品在重要展覽中獲得好評,并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,。
當然,,曉冬還尚年輕,常有或這或那的問題需待克服,,也正因這份年輕,,才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期待,我堅信曉冬的藝術道路將更行更遠。
——姜寶林
姚曉冬的花鳥,,或隨手寫來,,筆簡神生,性情流露,;或略參寫實光暗,,更顯光風霽月,別具一格,。
——薛永年
姚曉冬的成功之處,,大約就在他心靈中某一處開通了與古人的契合、交流的孔道,,這就叫做“靈犀” 吧,。但是,其高明處在于他又不是單純地模仿乃至克隆前人,,從他的畫里可以看到他以一個現(xiàn)代人的心靈和眼睛感知,、觀察世界,描繪現(xiàn)實,,尋求新的靈感和意境,,所以在他的畫面上就洋溢著現(xiàn)代人的精神情趣,而這是十分難得的,。這是我看好這位年輕畫家的地方,,期待他的大成。
——孫克
姚曉冬的畫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,。他的畫很好,,能夠體現(xiàn)他的那種天性。他的畫畫到了一種隨意的境界,,比較生動,比較有靈氣,。我是第一次看他的小品,,他的小品可以說畫得相當不錯,我評價是很高的,。就單拿小品出去,,現(xiàn)在的畫家能夠畫得那么自如的是不多的,他的感覺不錯,。他悟性好,、筆性好,一定要保留住這些天性
——梁江
姚曉冬具有江南才子的才氣,,在姜寶林精英班進修一年,,寫意花鳥畫大有進步,尤其在構圖上獲益匪淺。導師多次引證李可染先生的觀點講解藝術辯證法:辯證法講究對立統(tǒng)一,,在一幅畫里先制造很多矛盾對立,,最后再統(tǒng)一轉化為和諧,就是最好的畫,。構圖也是講究對立對比,,最后再統(tǒng)一和諧。姚曉冬的作品就是講究對立對比,、統(tǒng)一和諧,,正是遵循了這種藝術辯證法。他的《花時往事》《寓目自幽蔚》等花鳥畫,,正是掌握了構圖穿插結構,、虛實對比協(xié)調的氣勢和節(jié)奏,取得了畫面和諧的效果,。
——王鏞
姚曉冬,,手上的筆墨功夫好,所畫之物富于神情,,極其生動,。如一條魚,便“攪碎一池春”,;一只鳥,,快步“忽到畫間”。瞬間形態(tài),,倏然而逝,,沒有敏銳的觀察力根本無法表達。但靜態(tài)之物,,要畫得生動而有情趣,,則需一番更深的功夫,如古人所言:“手揮五弦易,,目送飛鴻難,。”亦如其《積雨初霧》中小鳥凝視的眼神,。
——鄭工
瀟灑自如,,風度翩翩,頗具天趣,。想到某劇中的一句臺詞:“美哉少年,!”用時下話說:回歸自然。
——趙立忠
姚曉冬的東西很生動,,尤其他的筆墨很有趣味,,也非??侦`,敢畫,,放松,。可能他是心性比較活潑,,性情飛揚的那一種,,心性、筆性都非常好,。他的墨色處理有特點,,墨師于古,對墨的認識比較有深度,。他的墨色會讓畫面空靈,、滋潤,會讓人產(chǎn)生很多想象,。如《修羽臨風》這張畫是很有想法的,,是很別致的。一只孔雀朝畫面里面走,,那種風的感覺都表現(xiàn)得比較好,,有一種意境在里面,這幅畫肯定是經(jīng)過很好的構思的,,是一幅充滿想法的作品,。
——呂品田
曉冬能夠在花鳥畫當中發(fā)展得這么成功,我首先感到非常高興,,然后感到他的不容易,。他一直轉益多師,四處尋師訪友,,吸收了各方面的營養(yǎng),,就像原生態(tài)當中生長的植物也好、動物也好,,是最有生命力的東西,。今天我們來給曉冬開展覽、做研討會,,事實上就是對他將非主流的自主體驗、在原生態(tài)當中生長出來特別的作品,,包括吸收眾多老師長處的一種肯定,。
大寫意這個東西可能比工筆更主觀,主觀的體驗更強,?;B畫完全靠自己對生活的積累,,自己的家園就是自己的學院,我相信曉冬在吸收各方面養(yǎng)分滋養(yǎng)的同時,,會越畫越好,!
——張華勝
我覺得看姚曉冬的畫,是一次比一次精彩,,我相信他后面的前途會越來越光明,。
曉冬到北京學習沒有脫離他原來所認定的那條路,到北京去學習,,更多地拓寬了眼界,,做了自我的對比,找到了自己,。他之所以那么自信,,我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:一個是他生活的感悟非常純正,一個是對中國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國畫這個體系的認同,。所以他這些年來筆墨越來越精,,畫面的開合越來越透徹。
——張偉民
我比較喜歡姚曉冬對畫面的控制力,,他把握得很靈,,非常透。另外他能夠把文人的起筆組合成一個大畫面,,而且不散,,這個也很精彩。但是以前我一直覺得姚曉冬作品的畫面是單一的,,一個畫家真要畫得好,,他應該什么都來,什么都能畫,,有幾個長項,,但是范圍很廣。
比較高的境界顯然光靠畫畫是達不到的,,我認為,,外部的力度要加大,這是所有畫畫的人一輩子要追求的事情,。所以我向曉冬學習,,他處理得很好,而且是在大畫上面能夠把小畫的意境做得那么大,,也是他的長處,。另外是共勉,一起把文化的烙印打得更深,,因為光注重筆墨,,時間長了,,自己的個性會被淹沒,但是如果有了很深的文化底子,,整個人就會有變化,,你會尋求你自己個性中的一些特點,再把你的話說出來,,你的風格整個就會變,,自然而然會出來的。
——池沙鴻
曉冬畫展的題目叫“我從鄉(xiāng)間走來”,。我在想,,曉冬怎么唱起流行歌曲來了?在沒有看到他畫展的作品之前,,我在想他今天的這個畫展和以前有沒有什么兩樣,?一般說文化的、筆墨的東西離流行應該是很遠的,。什么是高雅藝術,?我的回答是,沒人看的,、沒人聽的藝術就是高雅藝術,。一看到他還是繼續(xù)著以前的方向,就在想,,他的“流行歌曲”也沒有多大改變啊,。我給他做了定義:“文人情結,大眾情懷,?!北热缯f畫孔雀,肯定是大眾的,,因為有很多人,、特別是文人不畫孔雀,所以你在畫孔雀的時候,,你怎么把文人東西填進去,、甚至填得更多?這就要在傳播的基礎上再回歸到自己的內心,,你的世界在跟人家溝通當中建構起來的是什么,?你的這個世界是怎樣和大眾溝通的?
實際上,,如果用理性和感性來說的話,,用我的說法,你在筆墨上的感性就是文人情懷,,筆墨當中的理性就是大眾,,你就在這兩者之間。
——曹工化
姚曉冬作品賞析
蕭瑟秋風
鴕鳥
三友圖
嫁與春風不用媒
波塘五月秋
翰墨三馀隙
雁蕩山寫生 六
雁蕩山寫生 七
靜中相對更情多